深圳樓市又傳大消息
更新時間:2018.10.18 08:50 作者:handler
產業類歷史違建既可先確認為非商品性質再轉為商品性質,也可直接申請為商品性質,公共配套類歷史違建僅能確認為非商品性質。
其中,生產經營性歷史違建需補繳50%的市場評估地價,商業辦公類歷史違建需補繳全額市場評估地價后方可辦理商品性質。
這意味著,深圳產辦類"小產權"補繳地價50%就可以轉正。
全方位解讀:涉及哪些建筑?影響幾何?
意見稿是對2009年6月2日前產生的農村城市化歷史遺留違法建筑全面實施安全納管,并以此為前提,依法拆除沒收一批、處理確認一批。
在開展產業類和公共配套類歷史違建處理的同時,將持續保持查違高壓態勢,開展查違三年攻堅行動,絕不允許新增1平方米違建。
需要注意的是,根據文件解釋:
產業類歷史違建,包括生產經營性和商業、辦公類歷史違建。而生產經營性歷史違建,是指廠房、倉庫等實際用于工業生產或者貨物儲藏等用途的建筑物及生活配套設施。
商業、辦公類歷史違建,是指實際用于商業批發與零售、商業性辦公、服務(含餐飲、娛樂)、旅館、商業性文教體衛等營利性用途的建筑物及生活配套設施。
辦法所稱公配類歷史違建,是指實際用于非商業性文教體衛、行政辦公及社區服務等非營利性用途的建筑物及生活配套設施。
意見稿所針對的是產業類和公共配套類兩類歷史違建,即住宅類歷史違建并未包含在內。
多位業內人士指出,該文件的落地,將加快深圳推進城市更新。新增加的合法用地將納入城市更新申請測量,有利于推進城市更新進度。
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旅游與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認為:
歷史遺留違法建筑轉換為商品房性質房產,會大規模增加城市更新的速度,同時釋放出來的房產將非常可觀,可能會對市場供需關系帶來大反轉。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分析稱:
通過此類補繳地價的形式進行"轉正",是比較務實的做法。
一方面有助于此類房源真正納入管控,有助于防范違章建筑無管控的尷尬現象出現;
另一方面通過此類補繳地價,真正從市場化的角度進行整改,即對違法行為進行了懲罰,也有助于土地財政收入的增加。
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投資部主任劉澄指出:
農村城市化過程中形成的違建有一部分是處于經營中的,而拆違建勢必會受到來自使用者的阻力。
從意見來看,此次拆除違建行動比較堅決,明確了拆違的具體條件,同時這是深圳市不斷擴容后對土地歷史遺留問題一次全面集中清理,對于可保留的建筑提供了規范處置方式。
合一城市更新集團董事總經理羅宇認為:
在歷史上產業類的違建很多,此次新政的出臺,可以有效的解決城中村權屬不夠的問題,因為產業類的建筑,占地面積大。罰款方面,此次采取了折中的辦法,更貼近實操。同時出臺優惠政策,罰款和補繳地價比較便宜。總體上說,如果這個政策能落地下來,將能夠為深圳舊改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