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存,還是毀滅?
更新時間:2018.10.18 08:54 作者:handler
1生存,還是毀滅?
"有點猛",一位供職于南方某媒體的記者,在朋友圈轉發"取消商品房預售制"的消息后,附上這樣的評論。
另一位媒體從業人士則感嘆,"商品房預售制都要被滅了…活久見啊".
9月21日下午,鋅財經記者的微信及朋友圈幾乎被"取消商品房預售制"的消息刷屏了,但主動分享的多數為媒體人或者研究機構,甚少看到開發商主動轉發。
有人說,變天了,而開發商的朋友只回復了一個"齜牙"的表情。
有人說,變天了,而開發商的朋友只回復了一個"齜牙"的表情。
在接受鋅財經記者采訪時,一位不愿具名的頭部房企的營銷負責人表示,"既然還在征求意見,那就等政策落地了再說吧".除此之外,另外兩家房企的相關負責人則表示"不便發表意見".
從本質上看,"商品房預售制"是房地產開發企業融資的一種重要手段,能夠加快房地產開發項目的資金周轉,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從資金的時間價值角度來看,商品房預售制度還能夠降低開發資金的使用成本。
從實際效果來看,這一制度的施行無異于給房地產開發企業,尤其是資金實力不強的開發商一條實現快速增長的通道。
如果梳理一下國內房企的發展線,不難發現,內地頭部房地產開發企業中,如恒大、綠城、華潤置地等,以及富力、星河灣、順馳、世貿等知名房地產企業均發跡于1994年前后,"售樓花"無疑帶動了房地產市場的繁榮。
入場的開發商多了,供應充足了,隨著我國停止城鎮的商品房分配,內地的房地產市場逐步駛入了發展的快車道。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作為我國內地房地產市場一條基礎性的制度,"商品房預售制"功不可沒。
但一旦市場告別"售樓花",那會是怎樣一番景象?
一般來說,從開始預售到房屋竣工,一般需要兩年時間。一旦實行現樓銷售,意味著開發商資金開始回籠資金的時間需延遲兩年。除多承擔的財務成本之外,目前內地房企普遍采用的"快速周轉"模式也將不復靈驗。
對中小房企,尤其是資金壓力較大的開發企業來說,這種打擊或許將是致命的"或許可以用'
屋漏偏逢連夜雨'來形容這個消息對地產行業的影響",國際地產資管公司協縱策略管理集團聯合創始人黃立沖對鋅財經表示。
作為一位考察過全球主要房地產市場,且有著不同市場房地產資管經驗的資深從業人士,黃立沖指出,在債務違約頻發和負債率高企的大背景下,"取消商品房預售制"會讓中小房企更加難堪重負,加劇行業兼并。
生存或者毀滅,這已經不只是個哲學問題了。
當然,既然只是"征求意見",站在開發商的立場,談這些或許有些"為時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