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小產權房竟有入學積分?
更新時間:2017.11.16 14:52 作者:深圳小產權房
一個由村委(俗稱。深圳城市化以后已無農村)統建的小產權房小區,如今不僅堂而皇之對外公開發售,而且搭上了教育政策的便車。位于光明新區公明街道上村長春北路與公明河交匯處的百世瓏庭,系村委統建小區。只要在該小區購買一套小產權房,即可立即獲得30分的入學積分。
在政策的推動下,這個擁有600余套住宅的小區迅速被市民搶購一空。但是,那些在該地居住打工的非戶籍居民,靠著多年來每月1分的積分,剛達到入學積分標準,卻被這些購買村委統建樓的人瞬間擠了下來。
積分已達標,卻被莫名刷下
2007年來深圳工作的楊先生有一個6歲的兒子,今年暑假剛從上村社區幼兒園畢業。靠著多年來的積分,他本以為能順利入讀附近的公明第二小學,卻被莫名刷了下來。“我們是2009年第一批辦的居住證,1個月只能獲得1個入學積分,最近剛剛達到公明二小的65分標準”。楊先生告訴記者,公明二小一年級的招生規模為440人,此番入學積分達到標準且報名的有600多人,“一共有100多個人被刷了下來,都是像我們這種來深圳很多年但是沒有戶籍的”。
對于為何會被刷下來,楊先生的妻子譚女士透露,公明二小附近的百世瓏庭小區在今年3月獲得一項政策,只要購買其中一套小產權房,就可以獲得30分的入學積分,“現在我們都被那些買房的人給擠了下來”。譚女士顯得十分懊惱,她告訴記者,當初政府一再宣傳小產權房不安全,如今卻給予其如此大的政策扶持,導致小孩無法入學。
購村民自建房無法享受加分
在上村社區居住的許女士面臨著同樣的遭遇,如今已經6歲半的兒子只能無奈選擇重讀幼兒園大班。據其介紹,她在上村社區購買了一套村民自建的小產權房,卻無法享受同樣的加分政策,“只能買村里面的統建房,然后村委蓋章才行,其他的小產權房都沒用”。
張先生靠著2008年開始買社保,如今已經獲得70分的入學積分,雖然已經超過入學積分標準,但他6歲半的女兒同樣被刷了下來。“學校之前公布的錄取名單說,最高分有266分,最低的也要70多分”,張先生認為,如果沒有購統建房加分這項政策,他的孩子一定能順利入讀公明二小。
適齡孩子無法順利就讀,這些家長只能選擇將孩子送往私立小學或重讀幼兒園。許女士最終選擇了后者,“附近的私立學校除了學費貴很多之外,最主要的是路程遠,最近的來回也要兩個小時”。與許女士一樣,楊先生在內的多名家長最終選擇讓小孩重讀幼兒園一年,希望一年時間獲得的積分可以幫孩子明年順利入學。
政策推動下統建樓熱賣
8月31日下午,南都記者以購房者身份前往百世瓏庭售樓處暗訪,雖然所剩房子已不到十套,但里面依然不乏詢問者。據售樓小姐介紹,該小區系上村村委的統建樓,一共8棟,600余戶,從2013年底開盤至今,已經接近售罄。“房產證是綠本,村委統建樓嘛,這是學位房來的,只要買了這里的房子,就可以加積分30分”,這名售樓小姐直言,得益于政策的扶持,如今這個小區只剩下9套左右的住宅尚未售出,“都是大戶型的,180平米左右,均價5900元”。
另一名售樓小姐進一步介紹,該樓盤當初開盤時售價只有4000多元/平方米,現在已經漲到6000元/平方米左右,“這個保準很多商品房都達不到,而且有很大的升值空間”。南都記者暗訪期間,不斷有客戶擁入售樓處大廳內,一名中年女士告訴記者,這些客戶都是之前來看過房的,此次來是將房子買下。她還透露自己已經在該小區買下8套房產,其中有些是幫朋友購買的。
追問
小產權房為何得以公開發售?
8月27日,有網友在奧一網發帖稱,“光明新區教育部門與地方村官勾結,實行買村委的小產權房可加30分,幕后推動賣不動的不合法小產權房熱銷”。居民楊先生認為,百世瓏庭作為小產權房,建設當初本就未獲得有關部門的正式批文,屬違法建筑,如今卻公然對外發售,還搭上了政策的順風車。
對此,公明辦事處相關負責人表示,街道這一級別沒有教育管理部門,教育事務由新區公共事業局負責。對于該小產權房為何得以公開發售及具體由哪個村委統建,辦事處方面均未做正面回應。
不過,據媒體此前報道,百世瓏庭是由深圳市弘邦投資有限公司開發。市場監管局官網顯示,該投資公司有三個股東,為深圳市百世雄基實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深圳市公明下南股份合作公司、深圳市公明永南股份合作公司,占股比例分別為80%、10%和10%。而公開資料顯示,上村社區下轄上南、下南、永南等十個居民小組,總人口約9萬人。
購統建樓加分是否有失公平?
該加分政策出臺后,導致原先很多在上村社區居住的非戶籍居民的小孩無法順利入讀,家長紛紛質疑新區政策有失公平,甚至存在與村委合謀的可能。
光明新區公共事業局教育科高姓負責人則認為,在學位緊張的情況下,積分入學辦法無論怎么實施或怎么制定,公辦的學位都絕對無法滿足適齡兒童的入學需求,這意味著總有人是進不了公辦學校的。“如果不采取這樣的辦法,那些買房子的人到時候他們的孩子也進不了,這是一個客觀存在”。該負責人表示,“我們不能說它不公平,只能做到相對公平,如果要做到絕對公平,只能讓學位數量滿足需求。”
說法
深圳瑞嘉律師事務所律師李署敏:
做法違規 將嚴重影響公信力
深圳瑞嘉律師事務所律師李署敏對此分析稱,從村委統建該樓盤開始,涉及到該物業是否符合法律規定的開發條件,如未達條件屬違建樓,街道執法隊應對該違建行為承擔法定監督義務,其是否履行了應盡職責和義務,即是否有不作為或違法行為的情況。若街道執法隊已認真履行了法定職責,采取了法律授權的強制措施,如罰款,限期拆除,則盡了相關責任要求。
其次,教育部門所出臺的“買小產權房積30分”的政策,事實上已經達到正規商品房的入學積分標準,該政策明顯與國家政策背道而馳,從客觀上導致社會資金流入小產權房市場,加大了政府未來解決該歷史遺留問題的難度。教育部門以違反政策性的規定作為加分依據,導致政策性沖突,將會嚴重影響政府公信力。
回應
光明新區公共事業局教育科:
設置這個加分項目出于無奈
當天下午,南都記者前往上村社區核實了解情況,一名女性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社區領導已出門慰問居民,“你們可以去問下新區教育部門”。記者隨后前往社區三樓的書記辦公室,敲門進入后發現數名男子圍坐在一起喝茶聊天,另一名坐在辦公桌前的中年男子則稱,百世瓏庭并非上村村委的統建樓。
記者之后聯系到光明新區公共事業局教育科高姓負責人,該負責人回應,這種政策出臺的背景是近年來光明新區外來人口不斷增多,公立學位卻遠遠缺乏,且新區正規的商品房很少,有不少外來人口已經在這里買下小產權房,“畢竟在這里買了房,所以當時出臺招生入學積分辦法的時候,才把這個加分項目考慮了進去”。
對于為何購買村民自建深圳小產權房的無法獲得加分,該負責人解釋,因為這些房子無法證明是村民自建的小產權房,除非由村委開具一個相關證明。“村委開發的統建樓畢竟有村委的蓋章,而且購買這些統建樓,還必須經過村委的認可,有公章作依據,那我們才能給他加分。沒有蓋章的那種,我們是不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