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漲的“小產權”們房未來可能的幾種出路!
更新時間:2017.08.09 11:31 作者:深圳小產權
房地產調控已經進入了有史以來最嚴厲的時期,限購限貸限售持續加碼。雖然交易被限制出來,但是需求還在。這些需求會在市場上尋找每一個有可能滿足他們的商品。
在嚴厲的調控下,不受政策限制的小產權房成為這些緊急需求的出口。以某超級大都市為例,所謂的小產權房在兩個月時間內迅速漲了50%,而且還一房難求。
二、處于監管空白的小產權房們將何去何從?
從部委級的政策和態度來看,對于小產權一直保持高壓態勢。在清理并拆除了一些“嚴重違法”的小產權房之后,剩下那些不是特別違法的小產權房的數量依然龐大,要想完全拆除當然是不可能的。
那么這些數量龐大的小產權房們又該何去何從呢?預測下:
1、轉正的可能性有多大?
小產權房轉正最大的障礙在于法律障礙。農村土地蓋的房子不能出售,只能出租,所有的可以出售的商品房都只能在國有土地上。從政策調整方向來看,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允許集體建設用地入市已經在試點。只是目前不允許入市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建立商品房。但是放開這一點其實也是一個十分簡單的事情。
小產權房轉正第二個障礙就是規劃,很多小產權房是以回話不符合的。但是如果要拆除這些房子,需要賠付的資金又太多。在這種情況下適當的調整規劃成為一種可選項。
小產權房轉正,另外一個問題就在于土地出讓金的繳納。一次性按照現在的土地價格轉讓土地出讓金估計沒有人交得起。如果按照當時交易的價格繳納出讓金,會不會對以后的政府土地出讓有影響。收這么少的出讓金,政府是不是覺得虧?
因此將來可能能夠轉正的小產權房應該是少數。
2、收歸/轉化為租賃房
目前政策正在鼓勵租賃住房,尤其是國有企業大力參與租賃市場,作為租賃市場房屋供給的壓艙石。如果是重新拿地在建房,這樣造成的租賃市場供給量必定很小。那也出臺了一些措施,比如在土地出讓中規定用于租賃房和自持物業的數量,允許部分企業將老舊住房轉做租賃住房使用,最后能落地多少尚且存疑。
在這種情況下將小產權房收歸為租賃住房就有一定的可行性,省去了用地和建房的問題。這樣問題的關鍵是收歸這些小產權房的成本,這些企業能否接受,同時對于很多自住型的小產權房而言,這些人如何安置也是一個問題。
3、會被繼續拆除嗎?
在已經拆除了一部分小產權房表態之后,繼續大規模的拆除小產權房的可能性基本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