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小產權史上1:1拆遷賠償案、撐死膽大、餓死膽小
更新時間:2016.05.05 10:12 作者:深圳小產權
對于初次購房者來說無疑是一個陌生的名詞,到底是什么是小產權,小產權怎么購買等都已經成為購房者買房急需了解的問題。
說到商品房,大家肯定能說出個所以然。商品房是指按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可在市場上自由交易,不受政府政策限制的各類商品房屋,包括新建商品房、二手房(存量房)等。換句話講,商品房是由正規開發商承建,由國家國土部門(關鍵在于“國家”)做擔保,并頒發土地使用證和預售許可證的房子。
小產權房雖然沒有商品房那樣光鮮亮麗的背景,但是小產權房也是由鄉政府發證,并由當地開發商負責承建的房子。正如前面所說,商品房的背后是整個國家,而小產權的背后是地方政府。
通俗來講,商品房與小產權房的大體區別就是紅本本與綠本本的區別。
關于小產權危險、不保障的傳聞存在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但是為什么小產權房的市場依舊火爆?“存在即合理”的經濟發展規律無疑驗證了這一點,小產權房有其存在的價值。
第一,低廉的房價讓更多人圓了買房的夢。難道只有商品房才是房?小產權房依舊可以住人,甚至同樣能享受到城市的公共服務,房子好不好,關鍵是看房子的氣質。
第二,消費者購房觀念的轉變。無論是自住還是投資,小產權成為購房首選儼然成為一種消費趨勢。小產權房的總價低,無論是自住者還是投資者來說,在成本上的投入是大大降低了;面對商品房那讓人望成莫及的高房價,價格上的優勢成為小產權房成為剛需的首選。
對于房屋產權的問題,大家最關心的還是萬一遇到拆遷,我能享受與商品房同等的賠償權利嗎?
無論是商品房還是小產權,拆遷賠償關鍵取決于政府的政策,而不在于是否為紅本還是綠本。
果真國家要征收回土地和房屋,政府肯定會出臺相應的政策去解決拆遷賠償的問題。對于小產權房拆遷賠償沒有保障的說法,出現的可能性很小。在誠信法制的時代,政府當然不會做這樣無厘頭的事情。
對于小產權拆遷賠償,位于深圳龍華赤嶺頭舊改地段的龍勝豪庭就是最好的案例。